千年古井涌甘泉 辛羊甑酒芝麻香

2019-12-18 09:09:00 来源:  作者: 姜永魁

  

  封坛仪式

  

  酒厂门口

  

  酿酒车间

  大众网·海报新闻单县12月18日讯(通讯员 姜永魁)2019年5月25日上午,我村文化广场鞭炮齐鸣、彩旗飘扬、鼓声阵阵、喇叭声响,辛羊庙首届文化旅游储酒节就要在这里开幕。参加旅游的人群熙熙攘攘,踊跃参观储酒,酒厂外前来参观,文化旅游储酒节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代表和观众早已挤满了村文化广场。主席台上各级领导依次就座,上午十时蔡堂镇党委副书记侯世光同志郑重地宣布:辛羊庙酒首届文化旅游节庆典开始!随后,辛羊庙酒厂厂长蔡耀宇作了简短发言,对各界人士的关爱和支持表示深切感谢。各级领导和代表致辞表示祝贺,特别是原县人大主任张金亮老领导关于辛羊庙酒故事的脱稿演讲,生动谈古、朴素说今、通俗易懂、由浅入深,把整个庆典活动推向高潮。我县扮演蒋介石的国家特型演员盖美也前来助兴,并演出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片段。所有参加庆典的人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在我的记忆里,这样隆重的场面在辛羊庙还是头一回,此情此景把我一下子给感染了。

  关于辛羊庙古井、辛羊庙酒文化所走过的历程以及它酿造的芝麻香名酒等往事今事一起萦绕在我的脑海,我作为一个生在辛羊庙,长在辛羊庙的地地道道的辛羊庙人有必要对此做一简单的回顾记述,但由于笔者文化有限,还望谅之。

  我是五二年生人,酒厂东不足八十米,古井东北角十五米便是我的家。大约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我家和广大村民一样,生活贫穷,捉襟见肘,连做饭烧锅的柴禾都很稀罕。没办法,母亲给我一只柳条编的小破称筐和一个用铁条折的小钩子跟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们一块去老酒店坑拣煤渣,解决烧火问题。小孩子不懂事,也不识货,常常是拣来的不少,能烧的不多。因为酒店坑不但大,而且还有好几人深,有时还会因爬坑崖摔倒翻跟头,将好不容易拣到的一点煤渣撒倒在坑里,那种滋味真难受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拣煤渣也是一项技术活,反正这个酒店坑大,它好像一个露天焦煤矿,储存的能源极端丰富,只要你坚持可劲儿往深处刨,拣大个的就行了。用拣来的煤渣烧锅无烟、无硫、无气味,火还硬,风箱一拉直冒蓝火苗,一大锅凉水转眼就能烧开,母亲经常为此夸奖我。其实这得感谢老酒厂给我们留下的这笔历史遗产,邻近各村都为此羡慕不已,我们辛羊人更感到无比自豪。

  因为古井就在我家门口,我就是吃这口井里的水长大的,对古井我有着百恋不舍的感情。之所以叫它古井,主要是因为它历史沧桑,年代久远。井口上的石盘周围布满了深浅不同的沟痕二十九道,其中较明显的就有二十三道,深的将近两公分,这些沟痕都是世代辛羊人及酒厂用水井绳拉磨形成,它不仅记录了辛羊人辛勤劳作的历史,同时也是辛羊庙酒厂用水之多、蒸酒量之大的有力证据,凸显了古井对辛羊人及辛羊庙酒厂的无私奉献,其历史之遥远,称古井当之无愧。

  小时候,特别是夏天,古井周围有两棵大槐树,三棵大柳树,人们喝着甘冽的井凉水,手里摇着芭蕉扇在古井边乘凉。小孩子们特别是我趴在井口边,头探在井口“照镜子”,胸口贴在井盘上,格外惬意、凉爽,小手指不断地在沟痕中上下滑动打磨,还不时地数井沟,心情特别自在,直到现在我还非常留恋这段古井边的童年经历。

  俺这口井,之所以被称为古井,在构造上也与众不同。记的大概是一九六五年的夏天,老天爷一连几个月没下雨,各地庄稼旱死,我村的其他吃水井和邻村的好多吃水井均已干涸,而我们这口井仍然发挥着它的基本作用。为保证全村及邻村村民生活用水,发挥这口井的最大效能,经当时生产队长姜伦山(我得叫他三爷爷)提议,淘井(清淤)增量,接济大伙,预防万一。大家踊跃参加,于是用三棵木制的类似三脚架挂上滑轮,拴上倒罐,开始了热闹非凡的淘井工作。开始井里下了两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作为井下工作者,后来井下人说下边有个小井,砖层不清,井壁光滑,类似于琉璃壁那样,直径不足三尺,两个人拉不开拴,只能一个人井下作业。由于井上井下温差大,井下工作不能太久,所以得不断地换人下井。就这样,经过近五个小时的工作,大概在中午一点太阳偏西的时候,井水就嘟嘟直冒,人们拍手叫好,从而解决了全村及周边村民的燃眉之急。

  所谓井上井,井套井的真实面目就是在这次淘井时发现的。乍一听好像有点传奇色彩,要不是我亲眼所见,确实难以置信。

  解放前,由于交通不便,那时的定砀路、单丰路都必须经过古镇辛羊庙南头太行堤河上的石拱玉仙桥(形同赵州桥)方可通达,所以辛羊庙也是车来客往、商贾云集、店铺挨门、生意兴隆的历史古镇。从地理位置上,属于要塞咽喉部位,别的不说,过去辛羊庙光开染布坊的就有八家,卖茶的茶炉子足有十来家,而无论是染布坊也好,茶炉子也罢,他们用的水都是花二分钱(过去叫二百钱)一挑(两木桶)买的挑夫担的水,而挑夫就是打的俺这口古井的水。因为只有用这口井的水染的布才好着色,无碱花,经久耐用不褪色。用这口井的水烧的茶才甘甜,润滑无异味,且不含氟,凡是吃这口井的水长大的,牙齿都洁白如雪,终不脱落。

  难怪辛羊庙酒厂建在此古井旁,这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俗话说古井涌甘泉,好水蒸酒香,既然古井有这样的好水,那么用这样的水加工出来的酒怎能不是上等佳品。千百年来,辛羊庙酒厂都一直秉承着用古井水酿芝麻香的唯一宗旨,从而立足鳌头。

  听老一辈人说,过去辛羊庙酒厂生产的酒地址是写的单县城东南四十五里辛羊庙,酒厂的名字叫永圣公酒厂,主打产品叫辛羊老窖,当然还有特曲、大曲、二曲、回池等各种产品。那个时候的运输工具简单,如有买酒的,远路的是用牲口拉的四个木轮的太平车,不远不近的用土牛(单轮木推车),近的则完全靠人力肩扛人抬或担挑。盛酒的器皿大多是酒海、酒篓、酒坛、酒罐、酒壶等,不像现在有汽车拉、火车载,用来盛酒的塑料桶、不锈钢罐、安全胶囊、玻璃瓶、陶瓶提篮方便又实用。

  时间能成败一切,也能证明一切。虽然辛羊庙酒有着美好的声誉和地位,而对于建国后的青年人来讲只是一种传说,一种向往和期待,没见过辛羊庙酒是啥样的,啥味的更不用说了。只是按老年人说的味道,自己去揣摩罢了,因为老酒厂遭受战争创伤后已经停产几十年了。

  七十年代,我国农业比较落后,工业产品也很贫乏。就连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品都供不应求,点灯的煤油、洗衣的肥皂、火柴、香烟、白酒等都得要票才能买,没钱是一回事,有钱有时你也买不到。有一次我家有事,托我在单县副食品公司当经理的刘文斌表哥买了五盒三毛一一盒的青岛产绿皮金鹿烟,我高兴的不得了。有一年,我从菏泽地区茅庄煤矿回来过春节,当时我用矿上发的两张福利券在矿供销社花七元二角钱买了两瓶湖北枝江大曲,亲朋好友在品味这奇缺的白酒的同时,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当时我心里无比高兴,可惜只有两瓶,要不是还有几斤用地瓜干换的散酒做后盾,我真的就没有一点底气了。像今天各种名烟每店都有,想喝老窖一点也不用愁的现实,过去连做梦也不敢想。

  大约是一九七七年,省、地、县、公社四级领导来辛羊庙考察调研,主题就是发掘地方资源,恢复扩建辛羊庙酒厂。消息传出,全村人像过年一样欢快,大家奔走相告,相互传递着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很快,各级党委、革委会倾财倾力,安排单县酒厂牵头,成立单县酒厂辛羊庙分厂。在分厂厂长张子端及苏尚喜等各位领导的努力下,群众搬迁、建厂房、进设备、购原料等各项工作蓬勃开展,热火朝天。不到五个月,一座崭新的辛羊庙酒厂拔地而起,投入生产。

  一天,听说酒厂头一次出酒,欢迎大家免费品尝。我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自己村里出名酒,还免费品尝,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心里早就跃跃欲试了。然而不巧的是,那几天我一直闹肚子,因此有点力不从心。正在犹豫,队长刘永杰专门为品酒来家叫我,于是我就不由自主地答应了,实在是盛情难却。我和队长一路说笑,来到酒厂。酒厂里已经挤满了前来品酒的人,大家互相寒暄着、议论着,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兴味盎然的眼神里流露出大家的无限期盼和美好祝福。大家翘首挤站在甑锅周围,把甑锅围地水泄不通,等待着出酒的那一刻。一会儿,随着张厂长“出酒了,酒出来了”的一声高喊,酒厂内顿时鞭炮齐鸣,掌声不绝于耳,只见那缓缓的细流由冷却器导管通过溜子口均匀地流淌进酒篓里,大家用锡碗、瓷盅、玻璃杯轮流接转,依次品尝。老年人感慨地表示:“啊!不错,还是老味道,芝麻香!”中年人说:“咱听说的茅台、五粮液也不一定有这味纯正上口。”个别青年人说:“这酒味香,劲儿大,好像咽不下去。”总之,大家对芝麻香的味道是肯定的,但对于怎样形成的芝麻香味道却了解甚微。我肚子咕咕响,想喝不敢喝,只好站在一旁看热闹,听感受。我本家大叔姜全胜(解放前是辛羊庙酒厂的酒大工,解放后在单县酒厂工作,当时已退休在辛羊庙酒厂任顾问)和我的老世义孙彦词大哥(解放前是辛羊庙酒厂的酒大工,解放后参加工作,是单县城关棉厂的退休厂长,也是孙启祥将军的父亲,时任辛羊庙酒厂的顾问)知道了我的情况后,劝我喝二两尝尝。他们说:“辛羊酒除了它独特的风味外,还能治拉肚子,俺从小就知道这个秘方。”我怀着惊奇的心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鼓足勇气两口就将一锡盅(大约二两半)原酒喝完。下午两点回家时,一点不晕一星不醉,更不觉得难受,只觉得脚底生风,像踩棉绒似的,到家就休息。一觉醒来,已是天黑七点多钟,脑子里想着中午品酒的事,口里仍然回味着芝麻香的味道,竟忘了这几天最当紧的一件事---拉肚子。噢!我突然发现我的肚子果然好了,辛羊庙酒还有这样“酒到病除”的“神奇功效”。

  辛羊庙酒以它古老的芝麻香原生态味道,伴随着其质优价廉的优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由于原料、设备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大批量生产受到制约。物以稀为贵,一时间辛羊庙酒成了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社会上的紧缺物资,去北京赛过茅台,下济南有它稀罕。谁拥有两瓶辛羊庙酒谁感到骄傲,谁喝上两口辛羊庙酒谁就侃山侃海,无比自豪。

  后来,辛羊庙大队也建了一个酒厂,它的投产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辛羊庙酒供不应求的局面,但由于政策不力,监管不严,个别不法分子趁虚而入,造假成风。各种味道的辛羊庙老窖系列酒充斥着整个市场,他们偷梁换柱,掺糠使假,伪造商标,以假乱真。三块五的特曲卖两块五,两块六的老窖卖一块八,一块四的回池八毛都卖,造假的受罚后加倍造假,贪便宜想省钱的花俩想买仨,商品遭成一团,市场乱成一片。顿时单县酒厂辛羊庙分厂陷入了困境被迫停产,最后打道回府,撤人回县。当然,造成这种结局的潜在原因可能还有很多,但笔者对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不能妄加评判。

  单县酒厂辛羊庙分厂的撤退无疑是对辛羊庙人,单县人乃至全社会一个沉重的打击,但谁又有回天之力改变这种局面呢?在分厂撤回的很短时间里,大队酒厂也因种种原因倒闭破产,曾一度繁荣的辛羊庙突然变得冷清起来。

  时隔二十多年,到了二〇〇三年单县酒厂退休干部蔡驰同志会同社会各界能人志士,反复论证,客观分析,围绕主题集思广益并征得各级领导的支持同意,最后决定投巨资进设备,再次扩建启动辛羊庙酒厂。很快辛羊庙酒厂就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无论是从产品的质量上,还是从酿造工艺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味道当然还是芝麻香,这是辛羊庙酒万变不离其宗的特色。特别是通过他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采用冷冻过滤法彻底解决了辛羊庙酒因长期存放出现轻微混浊的技术难题,受到广大同行和中国白酒专家的一致好评,广大消费者为此也赞不绝口。辛羊庙酒厂从此起死回生,销路也越来越宽,一切都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蔡厂长年近七旬,长期超强度工作,身体状况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因体力不支,饱含着对辛羊庙酒厂的期望和遗憾闭上了双眼。噩耗传来,无不令人悲伤。悲伤之余,人们也在担心,失去主心骨的辛羊庙酒厂将会去向何方?

  子承父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为蔡厂长的儿子蔡耀宇很快地度过了丧父之痛关,他明白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做好。于是他擦干眼泪,捋清思路,接着走他父亲没走完的路,做他父亲没做完的事。年轻人精力充沛,干劲足,有文化,爱钻研,接受新事物快。同时,他善于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质量不放松,包装精美不过度,价格适中易接受,服务精细无纰漏,目前产品销路已探索到全国各地。

  去年中秋节,我在上海、青岛的外甥来家看我,菜上齐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还是喝咱舅家的芝麻香。”三黑罐辛羊老窖六个人不大一会就都见底了。看他们那个痛快劲儿,我心里真舒服:家乡的芝麻香真给我架势了。第二天我领着他们去酒厂参观,他们四人又各自买了几千块钱的辛羊老窖,表示回去后请亲朋好友品尝,共享这风味独到的芝麻香。

  在我看来,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有目标,有决心,有信心,就一定有收获。凡事只要做到百分之百地努力,成功就一定离你不远,辉煌就会如期到来。我衷心的祝愿辛羊庙酒厂展翅高翔,芝麻香酒四海飘香。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辛羊庙酒文化跻身中国三大名酒行列的目标越来越近,更希望各界人士前来单县蔡堂镇辛羊庙参观旅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