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刘亚
大众网·海报新闻单县5月12日讯(记者 吴超楠)为积极应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的严峻形势,切实控制病害流行,降低危害损失,确保全镇小麦丰产丰收,单县杨楼镇全面强化工作部署、全面排查监测、广泛宣传、科学指导,有力推动了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形成了统防引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良好格局。
召开会议
杨楼镇第一时间成立了由杨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晓玉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实施网格化管理,将防治任务层层落实到人,确保责任细化、任务明晰,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党政领导亲自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镇农业办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严格按照农业部门要求,抢抓防治关键期,坚持做到适期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同时,突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带动,利用各村农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带动小农户参与小麦病虫害防治,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保证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所需物资供应及时、到位。购买无人机一台,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条锈病查看,确保条锈病得到及时防治。
利用宣传车宣传
杨楼镇利用宣传车、村内广播、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大力宣传防控技术知识,让群众充分了解和掌握条锈病、赤霉病等小麦病虫危害的识别及防治方法,确保防治工作家喻户晓,提高群众防控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杨楼镇已印发相关防治宣传单3000余张,出动宣传车3辆,村广播不停循环,达到预期宣传目标,引起群众对小麦条锈病的关注,全面开展群防群治。
无人机进行喷洒
此外,安排植保无人机逐村逐地进行喷洒,同时为各村配发弥雾机,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极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同时提高了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截至目前,全镇共飞防小麦约5万余亩。
责任编辑: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