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进
责任编辑:南祥伟
![]() |
□傅子栋 谢丽 刘厚珉
创造最优营商环境 打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厘米”
今年以来,单县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总部经济加快发展、服务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8个方面的真金白银政策,力争“政策优惠力度全市最大、营商环境全省最优”。该县通过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利企便民最大化,打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厘米”。
企业办证走“免费高速路”
滨州客商林伟民2017年在单县高韦庄镇投资了150亩现代农业项目,今年准备把农产品放到电商平台销售,几天前他来到单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当天就拿到了两个证照。“没想到这么快,服务这么周到。”林伟民说。
以往证照办理,审批环节多、时限长,影响审批进度。为化解这些堵点,单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化流程再造,将30多个关联审批事项“简化瘦身”,“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次办结”。像林伟民一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得益于6月份正式推出的“证照联办”,体验到了行政审批的高效服务。
为切实解决“证件审发占时较长”这一困扰企业经营者的难题,县审批局对企业开办做“减法”改革,全面推进“一业一证+一链办理”改革,审批环节由5个压缩为2个,所有证照办理完成的承诺时限是17个工作日。以专项政策资金为后盾,对新设企业,全程提供免费帮办代办,免费打印复印,免费赠送印章、发票及税控UK,免费快递到家,实现全流程一次、免费办好。
坐等审批变成上门服务
“秋收期间农活正忙,而合作社当时还剩4辆收割机和3辆拖拉机没有注册挂牌,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司机开车来审批局办理新车落户。单县审批局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工作人员当天下午便来蔡堂为农机合作社办理车辆检查、现场拓印机架号和发动机拓号,一来一回,就为我们合作社省去了一千多元的费用。”单县蔡堂为民农机合作社经理孙世全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针对农机服务,审批局主动前移服务窗口,多次组织这类农机事项“上门式”服务,从农机驾驶证考点组织人员保驾护航,农忙时节在农机销售量较大的区域增设便民服务点,现场验车、挂牌、发证,再到有计划有组织上门发证,“上门式”服务广受单县群众、企业好评。
贴心帮办代办少跑腿
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公司股东变更业务。单县雅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黄经理说:“帮办代办员太贴心了,两位股东因故无法到场,她远程全程指导后,他们很快就完成了电子网签,股东们也不用来回再跑一次了,这可省事了。”
帮办代办免费办、专职帮办熟练办、全天候延时帮办、重点项目跟进办、远程协助指导办、寄送复印免费办,审批局现配备专职帮办代办员10名,兼职帮办代办员9名,项目帮办代办员17名,分区、分需,按申请人申请,在全领域逐步展开“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逐步实现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的事项100%可帮办代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工业立县”迈出新的步伐
在位于单县经济开发区北部的精密制造产业园,16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内,已入驻明振轴承、舜盛钢管等7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5亿元,年可加工精密轴承3.5亿套,总产值46亿元。
湖西王集团新投资的智能化生产线属于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总投资4.9亿元,为德国、日本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00%,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
近年来,单县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引进朱氏药业、湖西王高端装备、恒舜精细化等一批优质项目,建设了精细化工园区、精密制造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区、长寿食品小镇等一批专业园区,完成县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省级试点任务,逐步形成以大健康、精细化工、精密制造为核心的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实现重点产业由“少而弱”到“多而全”“专而精”的蜕变,“十四五”期间将形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坚持“栽好苗、长大树”理念,对高新技术产业精准培育,建设了单县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湖西分院、单县青山羊产业研究院、山东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一批新技术、新业态得到较好较快成长。
乡村振兴“风景独好”
刘土城村是单县龙王庙镇的文化古村落,如今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刘土城村大力发展“刘土城”品牌西瓜、食用菌和围村林,建设了单县第一个“乡村公园”;采取“以旧修旧”模式,对农家小院进行立面改造,同时实施亮化、硬化、净化、美化等工程,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大礼堂;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导作用、群众主体作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群众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刘土城更像农村了,成为单县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近年来,单县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订了“五个振兴”工作方案,成立了5个工作专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定期观摩评比,狠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目前已建成87.76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培育7个“一乡一业”专业镇、196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580家、家庭农场3639家、种植大户406户,建设方乘田园综合体、单州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业园区20处,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6家。
黄岗镇、郭村镇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单县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县,被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全面推行“六位一体”土地流转保障措施,在全省率先开展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抵押担保贷款工作。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稳定在16亿斤,被评为山东省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乡村夜话、孝善敬老饺子宴、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等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典型报道和深刻评论。单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城乡面貌 呈现新气象
孟夏时节,从单县南部新城通往浮龙湖风景区的生态长廊,碧绿荡漾,秀色迷人。
13.5公里的生态长廊已经成为连接单县“一城两区”的风景线,扎起城市发展的大框架,提升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档次,对做大做强浮龙湖文化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单县立足“一城两区”发展框架,坚持“精致城市”建设理念不动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更加注重“城市留白”,更加注重有序开发,更加注重功能配套,更加注重品牌效应,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宜居宜业,打造智慧城市、宜居城市,擦亮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品牌,顺利完成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高品质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德上高速全线通车,沪太高铁、济徐铁路、潍商高速、单曹高速、单永高速、东舜河航道等与单县密切相关的交通网正在纳入中央和省市规划,即将密集实施,对外交通框架正在拉开。
该县相继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供热厂、供水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病媒生物处理厂、污泥处理厂。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环境卫生达标率达到90%以上,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持续推进“绿色革命”,省级森林县城高标准通过验收。
民生福祉 达到新水平
在国家AAAA级浮龙湖旅游景区,浮龙湖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该项目高起点推进浮龙湖综合开发,打造集观光旅游、生态体验、度假康养、农旅产业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旅胜地。
近年来,单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完成15项民生实事,民生事业累计投入19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超过80%。
该县着力打造鲁苏豫皖4省交界区域教育培训、医疗康养、全域旅游“三大高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推进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科技馆、体育馆、艺术馆等一批现代化场馆投入使用;湖西红色教育基地再现革命老区光辉历程和先辈的英雄事迹,成为鲁苏豫皖4省交界地区生动鲜活的党史馆;建成7个国家A级景区、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正在建设职业教育产业园,将成为4省交界区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培育、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乡村人才振兴培训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智力和人力支撑。同时改造农村薄弱学校206所,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25所,累计扩充城区学位5.5万个。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至650处,养老机构增至169处,医联体建设实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覆盖。单县被评为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县、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县;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获评山东省食品安全县。
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涉毒违法犯罪,全市禁毒工作现场会、全省禁毒工作现场会相继在单县召开。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①大美单县 摄影:李春光
②苏门楼村文明实践志愿者 摄影:刘厚珉
③城乡风景美如画,风光旖旎的浮龙湖畔 摄影:刘厚珉
④舞动红红火火的日子 摄影:郭峰
⑤工业立县树强企 摄影:刘厚珉
⑥城乡展新貌,马寨村鸟瞰 摄影:李春光
⑦脱贫攻坚,产业强支撑。尤庄村高效智能蔬菜大棚 摄影:孔爱丽
初审编辑:刘进
责任编辑:南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