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进
责任编辑:南祥伟
编者按:菏泽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政法机关以坚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将这场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这支要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锻造的如何?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实地探访菏泽政法系统多家单位,并对“我为群众办实事”进行专题报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刘超越 单县报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单县司法局迅速行动,积极将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办事工作实效,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单县司法局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38次,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活动,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用真心排解民忧,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树立政法新形象。
一路跟踪帮扶,矫正人员开办大型电气设备工厂
“单县司法局不仅对我管理、教育,还考虑我在外经营企业遇到的困难,从快审批我的请销假手续,为我的经营提供方便。”张某说道。“通过单县司法局为我讲解‘返乡创业’政策,帮助我把工厂从外地搬回到了单县,又多次联系乡镇党委政府,给我的厂子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一定遵纪守法,好好经营我的企业,为家乡做贡献。”
7月13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菏泽市单县的园艺街道精密制造产业园内,见到了张某。在张某的厂房内,记者看到有6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加工,张某正在对员工进行操作上的指导。
据了解,张某是单县人,因犯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三个月,在单县司法局依法执行社区矫正。张某在犯罪之前是无锡某不锈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企业在江苏省无锡市,由于被判处缓刑依法在单县接受社区矫正,不能随意离开单县,使他陷入了两难之中。企业不能放弃经营,社区矫正期间的监管规定更不能违反,这可让他着了急。
单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决定积极帮助张老板解决困难,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单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返乡创业”政策,帮助张老板在单县开办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解决了他就业和经济收入的一大难题。
据了解,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前期共投资5000万元,坐落于单县园艺街道精密制造产业园,主营产业为变压器散热器的生产。目前已启动二期建设,后续还将计划三期、四期工程,预计总共投资2.5亿元。公司成立后为社会创造了60余个就业岗位,既解决了张某的个人难题,也帮助单县政府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实现了双赢的效果。
打破常规 矫正人员可以跨市县活动
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现实需要,2021年6月18日,单县人民检察院作为试点院,与单县司法局联合会签了《单县社区矫正对象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就如何方便社区矫正对象处理企业生产经营、就医等事务,在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申请、审批、管理、监督等环节做出具体性规定。这项改革办法是菏泽市首次允许矫正人员进行跨市县活动,但申请一次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
“很感谢检察院、司法局和镇党委对民营企业的关心、支持,把我的企业作为矫正对象就业帮扶基地,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也能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又有了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政策,我出去谈业务、进设备方便多了。”张某这样说。如今张某的企业有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在生产一线工作,在家门口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有效保证了社区矫正执行效果。
自政法教育开展以来,单县司法局秉持社区矫正与教育帮扶相结合的人性化司法理念,认真贯彻“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刑事执行工作新要求,创新矫正监管方式,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的协作配合,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和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方面持续发力,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了解,单县司法局充分把握《社区矫正法》的内在精神,坚持依法用法,认真排查社区矫正人群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在严格监管的同时积极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推进社区矫正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初审编辑:刘进
责任编辑:南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