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单县新闻

训言上墙体教诲入人心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作者:刘厚珉   2014-09-23 16:23:00

  大众网菏泽9月23日讯(通讯员 刘厚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近日,笔者在单县一些农村看到,墙体上书写、悬挂如是训言,令人耳目一新。“每每目睹,心生警戒,增强了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退休乡村教师崔如金说。为弘扬善文化,促进农村文明道德建设,单县引导新农村提炼“村训”、“家训”,规范行为习惯,培育良好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得更加朴实、生动、具体,聚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穿行树间小道,进入终兴镇曹店村,两旁的传统训言不绝视野。“曹店是单县打造的第一个孝悌示范村,孝道训言最多。”善文化志愿者马成银对笔者说。如老马所言,笔者阅读墙体上工工整整的《弟子规》中的教诲语句:“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村干部吴建军说:“村里的男女老幼接受国学经典的诵读和讲解,对传统训言都基本领会,并成为言行准则,村风民风大为改观。”

  在“四德榜”上,为本村设立道德讲堂、整治环境卫生、帮扶贫困孤老等献爱心者的名字及捐款捐物数量,写满了两张大红纸, 只要有行为能力就是志愿者,村里大事小情都有人义务来做。该村国学教育、体育健身、餐厅食堂等所需60多间房舍都是村民免费提供的,就连部分板凳也是大伙捐出的旧木料由三位老木匠义务打出来的。“以德修身,以善待人,以勤治事,以俭养物”的训言,全村群众言必信,行必果,体现了尚德向善的时代精神风貌。

  “家常话里有乾坤,入情入理,入脑入心。”面对自家门口的“村训”,龙王庙镇王寨村村民王庆喜有自己的看法。“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你敬我一寸,我还你一丈。”笔者看到,该村墙体上没有了大标语、大口号,如此训言朴素实在,引导力和感召力都很强。有的村庄还把训言写进《村规民约》,成为家训家规,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一家训言传一巷,一巷训言惠一村。在乡村文明行动中,单县农村训言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可知可感,可学可行“我以我心爱乡村,我以我行创文明”“文明乡村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文明乡村大家创,文明成果大家享”等训言延伸全县农村大街小巷、门口庭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大众言行,美化着人们的心灵世界。

  杨楼镇尤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茂东说:“悬挂在墙体上,训言是美丽的图画,落实到行动上,就成为真正的行动准则。”单县以编、送、讲、学、释、评、树等形式,贯穿于训言制定、传播、践行的全过程,让训言“走”下墙,根植群众心灵,最大限度放大训言所体现的文明道德的引领作用,让无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凝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能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强

相关新闻

单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